首页 > 历史上的今天3月1日

新版人民币从今开始在全国发行

09-02 75人阅读反馈

    在61年前的今天,1955年3月1日 (农历二月初八),新版人民币从今开始在全国发行。

    从1955年3月1日(距今61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各地开始发行新人民币,同时收回旧人民币。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已把新人民币运送到遍及全国广大城乡的分支机构。

    各地人民银行在广大城乡负责发行新币的机构,除原有的一万九千多个单位外,还委托一部分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和国营企业办理兑换。

    没有银行和代兑机构的偏僻农村,银行将派出流动兑换小组。办理兑换工作的人员多数已经过短期训练,熟悉了兑换手续。

    这几天内,各地人民银行遵照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的人民币的命令的规定,已按照新旧币一比一万的法定比价,把所有存款、储蓄、放款放账册的旧币数目折成了新币,并向各公私企业、国家机关、团体或城市内使用支票的存款户,按新旧币比率折算开出了对账单。各地私营企业的改账工作,也都在紧张进行。

    从3月1日起,新人民币就成为我国社会上一切货币收付、交易计价、契约、合同、单据、凭证、账簿记载及国际间的清算等的唯一计算单位。

面值三元人民币发行

    第二套人民币中有一款十分罕见的人民币——深色的三元人民币,它是我国唯一一张面额为三元的人民币纸币。

    纸币整体颜色为淡绿色,长16厘米,宽7.2厘米,比现在流通的1元人民币稍微大一些,正面的两端各有繁体三元字样,下面标着“1953年”,正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中间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石桥周围的花边为深绿色,中间的底纹为黄色,纸币的背面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维、蒙、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三元”字样。

    发行时间是1955年3月1日(距今61年),由于历史原因,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并进行回收,目前存世量极少。

发行三元人民币的原因?

    第二套人民币之所以采用了“三元”的面额,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当时苏联的卢布常用“三”的面额,有三戈比的硬币和三卢布的纸币。第二套人民币于1950年开始规划设计,1953年开始制版和印刷,当时正是我国向苏联方全面学习的时期,所以在这方面也借鉴了卢布的面额体系。

    第二个原因则是时间紧迫,印钞厂生产能力有所不足导致的。当时我国印刷技术还很落后,对大面额钞票采用的复杂凹版对印技术和水印造纸技术的掌握都不过关,所以二版币中的大面额钞票要委托苏方代为印刷,其余小面额纸币的钞票纸,也大多要靠苏方提供。第二套人民币起初设计的最大面额钞票是100元,后来为了预防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大批量造假,把最高面额限制在10元(这样造假的成本和难度也就大大增加了)。在货币总需求量确定的条件下,这就大大增加了印刷的工作量,即使是苏方大型印钞厂的生产能力,要想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这样大批量的生产,也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再没有“三元”的面额,一元、二元纸币的印刷量就要更加增多,印刷任务就更难以完成了,所以经过与苏方的技术性商讨,我国最终确定了模仿卢布的1、2、3、5、10元的面额划分。

停止流通

    因为这一面值的人民币当时是在苏联印刷的,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为防止苏方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真版伪钞”,扰乱我国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4日起在一个月内限期收回。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延伸阅读:历史今天3月1日

    2014年 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事件

    138年 张衡发明制造候风地动仪“显灵验”

    1934年 溥仪在长春就任“满洲国”皇帝

    1932年 中华复兴社成立

    1998年 “神医”胡万林骗局被揭穿

    1954年 第一枚真正的氢弹试验成功

    2016年 证券发行注册制施行

    1958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开学

    1955年 三元面值纸币曝光 发行原因?

    1810年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诞辰

展开全文 APP阅读

测试分类

更多 >

精彩推荐

推荐测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