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主要讲了什么

易经》在汉代居于儒家经典之首。从唐代开始,《周易》为“六经”之首的地位从未受到任何挑战。

随着儒家经典范围不断拓展和扩大,从“七经”“九经”“十二经”,再到“十三经”的最终形成,《易经》便自然从“六经”之首转而升擢为群经之首。

其中有许多经典的哲学思想,一直传承到现在。譬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出自《周易·乾·象》,后来也被清华大学引为校训。

这句话的主要思想是说,宇宙不断运动,刚强不息,君子处世,也应该如此,发愤图强,同样的,大地敦厚和顺,君子也应该增厚德行,包容万物。这样的大智慧,在当时能跳出世俗框架,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十分难得。

人们常说的四字成语“事无绝对”"否极泰来"“穷则思变”等亦出自《易经》,这些成语讲述的都是很朴素的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即两元转化论,顺境或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一面转化。


关于周易,其实是三部书的统称,“三易”,《周礼‧春官‧大卜》中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测试分类

更多 >

精彩推荐

推荐测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