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的本原,在中国的诸子百家中,其他学派并没有加以探究,但道家却做了深人的探索。老子是生成论者,他对于宇宙的生成过程有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幕状素描。即道生出元气,元气又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交合又生出天地人,最后天地人又生出了万物。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万物大自然的总规律、总根据,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生的。老子的这套生成论体系,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在自然界的最高主宰和神的权威,而把万物化生看成自然过程,并且在中国竹学史上第一个摆脱了宗教和神话的束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世界起源问题和存在问题。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谁能用如此简明、如此深刻、如此科学、如此全面的公式加以论述。
庄子同老子一样,也以“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但他在宇宙生成论中又有所发挥,对道的性质和作用表述得更加明确。“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拜先物也,貌其有物也。扰真有物也,无已”((庄子·知北游》)。就是说,有形的万物乃至五行之实,阴阳之气,都摆脱不了具休实物性,都还易”不得先物”而存在的有限之物。只有使万物成为万物(物物者)的那个“非物”的绝对—道,才能先于物而存在并成为万物的本根。所以,庄子得出的宇宙生成模式是“非物”—天地—万物。由于“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