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的来历、种类及内涵

 

 太极图,众所周知是中国道家的符号,也被称为“中华第一图”。人们广泛知道的太极图形状,像是阴阳两条鱼互相纠在一起。白鱼示为阳,黑鱼示为阴。白鱼中间一个黑眼,黑鱼中的一个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万物负阴抱阳,阴阳平衡才能育化万事万物。由于整个宇宙在运动着,所以太极也在强健地运行不息。

太极图的来历

太极图起源何时?最早由何人之手绘制?学界对此各持己见,难有定论。最常见的有四种说法:

  1. 太极图起源于远古,由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图研创的简易图,这种说法在古代典籍中有广泛记载。

  1. 太极图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轮纹、漩涡纹、鱼纹等。
  2. 太极图起源于东汉魏伯阳所作的《周易参同契》。
  3. 太极图为宋朝前后的大师如北宋周敦颐、五代宋初的陈抟、宋元之际的佛徒寿涯等人所绘。

实际上,在公元前四世纪,在凯尔特艺术中就出现了和太极图相似的图案。在罗马帝国军服的徽章中也出现了与太极图几乎完全一致的图案,只是颜色不一样。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测试分类

更多 >

精彩推荐

推荐测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