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即有名为 “燔柴” 的祭天仪式。是根据“火曰炎上”的特性,通过火的焚烧,气味随烟上飘,使神明歆享祭品。烧香也是这个道理。后世道教重烧香,正是对先民祭祀文化的继承。
烧香,是人们敬神礼拜的方式和礼仪,也是人与神明沟通的渠道。所谓香者信香,即说通信之香。
通常进香用三支,三柱清香一齐插於香炉中,为一气化三清之意。顺序是:先插一根在中间,再插一根在青龙方(神像左边),最后一根插於白虎方(亦神像右边),代表着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之意。
进香的时候必须插正,若东歪西斜,或是把香脚完全插入炉中,造成「发炉」现象,或把香直接扔到香炉内,或用嘴吹的等等方式都属不敬之举。此外,道教有 “斗姆不受檀” 的说法,因此在供奉斗姆元君的时候不可使用檀香。
祝香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
香焚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
令臣关告,径达九天。
道教科仪中有著名的祝香咒。此咒大意为:道必须通过修道者诚心来体悟,修道者可以借焚香来向上天表露自己的悃诚之心。香在玉炉中燃烧,心在发愿存思,修道者用真心感动上圣高真。仙驾降临,自有云拥旌幢,仙旆侍卫,圣驾降临法坛。我受命向上真祝告,希望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