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中指出“四多惧”,第四爻象征着恐惧。文王去世后,武王继位,在姜子牙的配合下,四处征战,后来发展成当时最大的诸侯国。殷商三分之二的天下都是武王管辖的。传说中的这些吉祥征兆大大振作了士气,鼓舞了军心,在太公的直接指挥和带领下,兵至盟津,得到八百诸侯的响应,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讨伐商纷。但武王和太公认为目前还没有取胜的绝对把握,于是暂时撤军还朝。武王的这次战于盟津,无异于宣布了独立。
震卦第三爻,爻辞: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人生启示从卦象上看,六三以阴爻居刚位,才质柔弱,又失中不正,难以经受重大的打击,容易被困难吓倒,所以听到震声竟然微微发抖。所以这场运动虽然离他的居所较远,却也使他很害怕。可是正是由于因惧怕使他得以自省改过,所以不会有灾难。二鼠大东忧,中年事必成。
乾卦 乾为八纯卦之一 消息:四月 乾下乾上 大象:天行 读曰:乾为天 五行:属金 易经乾卦 卦序:乾凿度曰:乾坤相并俱生,其次第不可序;天地之生万物,变化无穷,其先后不可序。 易经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君子以非礼弗履。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六五,丧羊于易,无悔。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艰则吉”,咎不长也。
困卦第五爻,爻辞: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九五这一爻处于全卦的君主之位,君王之困在于言路闭塞,上下不通,若是施暴政,更是会使众叛亲离。《象》中这样分析本爻:“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占得此爻者,可能是一个单位的领导人,由于自己的狂自尊大,把下级的忠言看成恶语,从而造成是非不分,引起别人的不满。同德相资助,斯为受福基。
《易经》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总结几个《易经》最厉害的“玄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怒易失礼怒从心起,恐怕下一步很多都会诉诸肢体动作,遑论礼节。大惧易失节恐惧或诱惑之下,意志不坚的人会失去原则与底线。大欲易失命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些人欲望无度便会“失命”。“欲”从来是求而不得的,只有默默耕耘。
以自明其德而推己及人,各遂其生,品物咸亨,所以成大有也。圣人作易,久抱此愿矣。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柔居尊位,众阳拱应之。物之所归,上下相从,故所有者大也。上九,虽无财富,但有尊上贤人之德,居上位而归应六五,称“自天佑”。可见五阳皆大有,而归于六五之一阴所有。以离日的光明升于乾天
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九四属于近君大臣,但是君位上的是六五,属于阴爻居于君位,才质柔弱,对九四有很大的依赖性,治国的大部分重任、硬骨头,要由九四来负责。九四处于互坎〔六三、九四、六五)中,坎代表着艰难险阻。九四要靠坚守正道来战胜艰险,虽然很难,但是会有意外的收获。若无坚实德,安得事和平。始虽难,终容易。箭入云中,吉无不利。
夬卦卦象,泽天夬卦的象征意义夬卦,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乾,上卦为兑。”夬卦位于益卦之后,《序卦》中说:“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卦象征决断,属于上上卦。夬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的节气为谷雨。夬卦六爻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余天。五天为一候,一爻代表一候。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自古即和阴阳五行脱离不了关系。中国固有的优良东西扔掉了,逐渐的在吃苦果。不必担心它,它不会阻碍中国的文明发展,它不会阻碍科学的进步,它反而是中国科学的建树者。夏季尽量展开、冬季尽量窝藏,不过如此。可现在因为“科技”发展成为夏季有冷气、冬季有暖气。中国古人,自出生到死亡,都实实在在的在阴阳五行知识中实践、都在这种实践的智慧中浸泡着。
礼也者,诚于中而动于外也。上天下泽,有上下尊卑形势判然之势,又有践履笃行之象。盖礼为社会行为之规范,应对进退之准绳,乃社会制度所必须遵循者。人类之行为莫大于是。上九,阳居阴位,居刚用柔,且回顾已往,视履考祥,称“元吉在上”。乾为虎^六三乃阴爻,在乾卦之下,故象征虎尾。
此由内外两象取义而立名。六二,虽略有进展,但须学习观摩,如在闺中少女,不宜贸然谈婚嫁,须“十年乃字”,指须守时待运。六三,阴居阳位,力不逮,且无人指导协助,有如在丛莽中探险缺乏向导,则“不如舍”。九五阳刚得位,本可有所作为,但又陷于二阴之中,虽有密云但迟迟未能致雨。险难不能解除,故言“屯其膏,施未光也”。上六,居屯卦之终,仍有解除困境之志,致流泪不止而出血。
可是六三属于阴爻居于阳位,不得势,位不当,所以无法如愿,结果懊恼。“盱”在《周易集解》中认为是“睢盱,小人喜悦佞媚之貌也”。《庄子•寓言》中有“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之句,其注解为:“睢睢盱吁,跋扈之貌,人将畏难而疏远。可是和平时代尽管容易出现小人,但小人最终还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爻辞中说“悔”。大事不须视,渐贞尚悔亡。只缘好事也多愁,更防暗中人放箭。
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进深穴,用尽全力才逃脱出来。
谦卦第四爻人生启示占得此爻者,要注意自己的位置,在你身边有比你功劳更大的人,有比你权高位重的领导,你所要做的就是发挥谦虚的精神。“六四”柔顺得正,对上对下均能发挥谦虚的美德,因此没有不利。占得此爻者,要记住:挥谦无不剂,未足得良朋。目前虽未稳,久候自敷荣。
具有贤良公正美德的君主应当仿效风行而物无不顺的样子,下达命令,施行统治。六四,悔恨消失,田猎时得到多种收获。比如颁行新的法令、政令,可以在象征变更的“庚”日的前三天发布,在“庚”日后三天再开始施行这些命令,才能使命令深入人心,从而使上下皆顺从,由此获得好的效果。
离为日,兑性悦,象征着臣下以和悦的态度,附丽于君上的光明。男女异性,则有男女相慕而成眷属。兑卦上爻为阴,称为长女;离卦中爻为阴,称为中女。说而丽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本卦下兑上离,兑有喜悦之意,离为日,是光明的象征。上下和衷共济之时,便是对立的双方在祥和之气中重归统一之日。指出“睽”的意义和价值。“睽”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与本卦的君王九五爻正应,对其可谓是忠心耿耿。九五陷于蹇难之中,六二奋力出手相助,其并不具备济蹇的条件,这一出手相助,使自己陷入了险阻之中。虽然六二并不具备解救君王的能力,但是这种品质还是值得钦佩的。发现领导或上级遇到麻烦,要尽自己所能前去帮助,不要害怕能力不足而畏缩不前,前去行动,不会受到责难的。
革卦第五爻,爻辞: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在革卦中,其变如虎。虎是就其皮革的毛色亮丽美妙而言的。《象》中这样解释本爻:“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在这里,主要强调的便是君王的表率作用。唐朝的开元盛世,李隆基以君王的身份宣布一条节俭的命令。命令全国一律不准以珠玉为饰,不许穿锦缎衣裳,鼓励人们种棉织布。
箕子在这种情况下,不惜牺牲物质利益、权力和个人名誉,而等待昏暗的过去,光明的到来。是一颗赤诚之心的受伤,这个伤来自于纣王的昏庸无道。箕子所坚守的正道,则是生为商朝人,死为商朝鬼的忠心。他也可以联合其他诸侯国灭掉无道的纣王,可是他也没有这样做。他忠于商朝,又无能无力挽救商朝的灭亡,在这种情况下,箕子选择了装疯。但箕子的做法则是顺从时势、顺从天道的一种做法。恐有夷伤日,垂钩阻饵鳌。
泉流山下,出而遇险,未知所适,蒙昧而果行之象,君子宜法此象,以果决其行为,养育其德行,所以正圣功也。山水蒙卦的卦名:蒙。六四,以柔处柔,独自远离阳刚,如困陷于蒙稚之境,故\"独远实”。六五,应九二,刚柔相济,上下融洽蒙以养正”,乃传道授业的最高境界。人类的本性原本天真无邪,且有冒险犯难的精神。在蒙昧时期,必须有优良的教师予以启蒙开导。社会国家也有培养教育人民的责任。
君子之德厚,即君子观坤厚之象,以深厚之德容载万物。“行”是运动,不论是积极的或消极的运动,必须刚健,才能知所进退,所以示人以自强不息。言地之体以贞固为贵,厚德载物,含弘光大,顺乾之元而为元,应乾之亨而为亨。同时也是合乾之元而为元,应乾之亨而为亨。本卦为“资生”之卦,故曰“至”哉坤元,至有“周至”“完美”之义。惟坤德在于利牝马之贞,一切创造发轫宜乎顺承乾阳之主使与行动,相辅相成,各尽所能。
泰卦第二爻人生启示从卦象上看,九二这一爻以阳爻居阴位,失位但居中。包容八荒,国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可是这只是九二的地盘,还不是盟主的领地,盟主的领地可以想象是“泰”大了。便是“朋亡”,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
人生启示剥卦象征剥落,不宜有所行动。剥卦是破坏性的一卦,人际关系被破坏,容易陷入孤立。已婚者的婚姻陷入困境,双方应注意维护家庭的和睦。剥卦来临的时候,是小人已经有了很强的势力的时候。因为每个诸侯国都处于危机中,随时有被吞并的危险。剥至事虽伤,阴人恐在床。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六二,休复,吉。六三,频复,厉,无咎。六五,敦复,无悔。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