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雷交至,雷雨将作,是事物初创阶段的象征。这时初九唯一可做的有益之事是谦恭下士,以求资助,同时收揽人心。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女子守正不嫁,过了十年才出嫁。深入山林,认为会有危险。
除弊治乱,至为亨通,意味着天下大治。大风劲吹,遇山折回,其力迅猛,势不可挡,枯枝败叶,扫荡一空。九二在阳爻在下,相应的六五为阴爻在上,此为母子之象。六五以阴居尊失正,在这里象征仍然在位的前辈领导,其个性阴辟,难以听从正确意见。此爻警示治弊应掌握适当的策略。上九在蛊卦之终,下无系应,处于蛊之外。爻辞说“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上坤下乾,表示天地交感,万物各畅其生。既不遗弃远贤,乂不结党营私。勿恤其孚,十食有福。帝王的千金是十分尊贵的,仍然需要屈尊下嫁给贤臣,才能获得福祉。这时不可兴师动众,要发布自行贬抑的文告。“城复于隍”正是由泰返否的象征。其次,要发布文告,表示引捭自责。
《周易》中表达有关“文章”概念的词语有“文”、“言”、“辞”等。“文”、“文章”二词在上古是“文彩斑烂”的意思。这从《周易》中有关“文”的论述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此二句揭示:“文”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它是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大自然刚柔交错、阴阳并存,就形成了反映自然的“文”;人类社会有各种文明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就形成了关于社会的“文”。
需卦象征等待,真诚地信守此道,光明而亨通,行正而吉祥,这是因为九五居于天位,处于正中。利用保持恒心,不会有过错,说明初九没有失去常理。由自己招致了强盗,但郑重谨慎,随机应变,就可不受损伤。但这并不妨碍九五刚健中正而自尊自信,故能处变不惊,履险如夷,不改常态。这是需卦始终强调的基本思想。卦辞指出,遇到危险,要心怀诚敬,守正待时,切忌躁进,在险外,不轻进;在险中,静守待援。
下卦为乾,乾表示刚健,上为巽,巽表示谦逊。从事理上推断,这样做是吉祥的。这样,阴阳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必将造成“舆说辐,夫妻反目”的离异结局。非如此不能消除六四对小人离间的疑虑,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六四大展其才,充分发挥它作为从属者的辅佐作用。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君子此时要遏止邪恶,发扬善行,顺应天道,求得美好的命运。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火,洞察善恶,抑恶扬善,从而顺应天命,祈获好运。仍然要不忘艰难,才能免除过错。不要彼此侵害,即没有灾祸,既使处于艰难之中,也没有灾祸。威严庄重是吉祥的,因为六五的威严是在平易近人中显示的,无须防范戒备。
“屯”为初生,“蒙”为蒙昧。蒙昧不明,但是通泰,因为以通达的态度采取了切合时宜的行动。泉水冲破山石的阻碍而流出,象征蒙昧得到消除,智慧得以开发,非常形象。因为解除他们的桎梏前往,结果招来灾难。然而必须严加管教,必要时应给以惩罚,非如此不能使归于正途。所以,卦辞对于六四困于蒙昧深感遗憾。九二与六五正应,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的象征。同时,主张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必要时应有严厉的措施。
变通鼓舞,以事而言。”度是推度或推测,即是预测卜筮的结果。”这是以隐语释隐语,所指的是太阳。遗址中有墓葬,据发掘简报记载:在墓室中部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龙虎图案。男子高冠长袍,手抚佩剑,顶有伞盖。鹤在《易经》中,象征月亮。圣人所立的天象为日、月之象,从而建立了阴阳五行思想体系。乾卦表示日象而有阴阳,坤卦表示月象而有五行。
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下卦为坤为地,意味着顺,上卦为震为雷,意味着动,豫卦的意义是顺时而动。就这样逐渐地制礼作乐,举行典礼,祭祀天地祖宗。所以《象传》说它“志穷凶也”。九四是豫卦中唯一的阳爻,它象征给人家带来安乐的人,人们靠他得到安乐,“由”它而“豫”,故而称为“由豫”。
同人卦,指出在原野上与人和同是亨通的,利于涉越大河,这说明刚健者的行动发挥了作用。禀性文明而乂刚健,行为中正而又互相配合,这是君子所行的正道。既求同,又存异,这是行“同人”之道时必须采取的科学态度。大军与同盟者相遇,说明九五克服了阻碍。
系辞传是指系附在易的整部经后面的辞,上传解说“无”的一些观念,是易经的通体上的大道理。正如易经中便以乾卦来象征天,以坤卦来象征地,一在上,一在下的由此而决定。而地是代表空间的范畴及限度,而以之“作成物”乃是一切之作成的动力及场所。由于天道是那么容易让人知解的,而地之道则也那么简易可以遵从的,所以说易经也是能够具有这两个特征,不但容易让人知解,又易于使人能遵从。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因为九五、九二之爻象表明其人得中正之道,必获贵人之助。“不利于涉水过河”,恐怕坠入深渊。君子观此卦象,以杜绝争讼为意,从而在谋事之初必须慎之又慎。其次,警惕因一时之忿而失去理智,努力从自己这一方平息争讼。虽然稍有过错,但争讼双方的是非曲直终将辨別清楚。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自上讼K,患至掇也。幸好灾难没有进一步扩大。或辅助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
“的颡”指额头白色的马,可以象征活动明显的马。以古代说法月是水之精,与相对日的阳刚为柔顺的本性,所以坎卦也象征月。在人来说,以盗贼是隐伏、阴暗的行动,所以坎卦也象征盗贼,以树木植物来说,坎卦的卦形是阳刚在中央,故象征树木之中央,中心是坚实的。在家庭中是乾卦向坤卦索二爻之阴,所以是女孩子的第二个,故称为次女。由於艮卦含有阻止、看守、坐镇之意,故手指的阻止东西,狗的阻止生人都以艮卦为其代表。
黄晓明主演的刘彻用脚写了个“一”字问前程。到了《大汉天子》第二部,王刚出演主父偃,代替了陈道明演的东方朔,由于有过多的编故琪,所以把东方朔改名为东方慧。汉武帝只看重东方惹,说他深藏不露。日在中天,与站立的贤才一墙相隔。朝夕相处,至亲至近的人。最后说的是汉武帝亲生母亲皇太后觅用其弟田蚣,差点让汉武帝被刺,果然应验。草民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不愿以苒命测字这种雕虫小技来侍奉君主。
卦象上乾为天,下兑为泽,上下高低之位正,遂用以表明人亦当辨尊卑之礼而行之。唯其善处其身,行不违礼,才能履危而安。君子因此辩明上下名分,端正百姓意识。有被老虎咬的凶险,说明六三的位置不当。上九是履卦的最后一爻,处履之终,象征着到达了旅途的终点。“行百里者半九十”,把慎行的精神贯彻始终,获得最终的“元吉”,才是大有福庆的事,才是履之道的圆满实现。
六爻排盘之查旬空(空亡)的方法(一)名称旬空又称空亡,即空无、没有、灭失之意。断过去,是周易预测服人的基本功。此外,也有甲戊兼牛羊,庚辛逢虎马之说。忌天乙贵人在对世爻不利的六爻中出现,这样就使己方凶上加凶。巳酉丑马在亥,亥卯未马在巳。比如,在六爻预测中,马星主要用于测行人的动静,如出差等。申子辰马在寅是指在申日、子日、辰日为日支预测时,用神为寅则表明遇到了马星。
五行之间的关系共有五种,六爻法中借用了这些关系,名为“六亲”包括五大类:父母、妻财、兄弟、官鬼、子孙。六亲把人伦关系纳入卦中可以把它们当做预测事物的代号。卦中六亲代表表面的人、事、物信息,而卦爻的实质关系应以各爻与“我”的生克关系来论。以火天大有卦为例,大有卦是乾宫八卦之一,乾属金,因此卦中的“我”五行为金。无论变卦变人了哪个宫,在装配六亲时,其宫的属性都按照主卦来确定。
据传说《周易》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合著,即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撰《易传》。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演易而穷究天人之理,变伏羲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并将八卦推广而为六十四卦,又属之以辞。)就是赋予每一个爻所指之意,六十四卦每卦6个爻,所以共384条爻辞。
雌马是地面动物,行程无限,温柔和顺,有利于坚持正道。君子有所远行时,争先向前会迷失正道,随后顺从而行才符合常理。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坤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的纯阴卦,是“至柔”“至静”之卦,充分体现了大地之美、女性之美、阴柔之美。坤阴一反柔顺从阳的本性,而与乾阳争胜,势必两败俱伤,血流遍野。
随卦具有盛大、亨美、利物、贞正的品德,因而无过失。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随天时而沉寂的雷声,随时作息,向晚则入室休息。泽中有雷,雷震于泽中,泽随雷而动,有“随”之象。而其出门交往必获有功者,乃说明其不错失所应相随之人。“出门”是一种比喻,用以表明交的对象不是私暱,而是不错失所应相随的人。从各种不同角度反映“随从”这一行为的得失利弊和相应对策,是古人处世修身经验的宝贵结晶。
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六五居上卦中位,阴柔居处恰当而渐次上升,虽六三、六五阴爻处于阳位,但无大碍,所以说“利于执法断狱”。这样做,看来是惩治,实际上是挽救。六二作为执法人员,要扬长避短,在耐心细致的同时,必要时要抓住时机,坚决果断,才能办好案子。守持正道以防危险,可以免除过错。孔子在“大象”中提出“明罚敕法”的主张,可知孔子并不否认刑罚在治国中的作用。
“反复循环,至七则为一周期”,这是天的原则。“有所往则有所利”,因为初爻为阳爻,表明阳刚已渐生长。复卦的卦象,体现了天地运行的实质性规律。先王观此卦象,取法于雷,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不接纳商旅,君王也不巡视邦国。由于阳气始生,不能随意损耗,应该静养以待其壮大。这二者立意虽相反,其精神实质却并不矛盾。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外来之灾也是由自作之眚招致的。在这种情况下行师打仗,必以大败告终。
用神能转化忌神,化敌为友地使忌神顺从,并为用神所用。以妻财爻为用神。亥水发动化申金。申金与卦中酉金生水,是元神。克亥水的辰未土是忌神;生助辰未土的巳火是仇神,但巳火没出现在卦中,为伏神。寅木泄亥水,为泄神。
六爻教程用神取出后,首先根据月日的五行属性来判断它的“旺相休囚”和“生旺墓绝”。用神旺相受生则吉,休囚受克则不吉。其中,冲与合相对更为重要。六爻教程对于没有用神的卦,要查其伏神。如果卦中有动爻,它化出的变爻是用神,则以此为州神,并参考伏神。有伏神的卦共有44个,可查看附录。六爻教程用神分析完毕后,就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卦中的忌神、元神、仇神之间的作用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