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受到各种干扰或影响,亦有不同的结果。故从高层次说,“阴阳不测之谓神”,说出了宇宙的变化既有人类可知道的,也有人类不可能知道的。因此人类推测未来,有准亦有不准。“神”字一是指传统鬼神的神、一是指宇宙的规律、一是代表神速之意。“神”是与物质相对的精神。精神是思维意识活动,与物质不同,不能直接知道,因此是“不测”。因为事先不知道是阴是阳,所以叫“神”。
东汉象数易家不专主象数,不专说阴阳灾异,他们只是于“十翼”之外,还用象数注经,因此影响到后来的王弼。例如,郑玄来学,三年不得见,后来因马融集合诸生共论图纬,郑玄善算,马融才召见于楼上。他在易学上的主要传人是郑玄。因为他通乐律,所以由十二律相生而发挥“爻辰”大义,取代京房的六十律相生,又由爻辰引申出许多易例。象数易至干宝,他虽是晋时人,但实为一大结穴。他字令升,新蔡人,私淑孟喜、京房两家。
“有”是具有、占有。这个“有”,不是说个人占有,而是指产生出来,实在具有之意。对于这个哲学的命题,我们今天国内外研究《易经》的人,已经开始密切关注。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初步认为三千年前的《周易古经》,当它说到循环之时,应该没有进步的意义,因为文字上找不到明文的证据。因为人类知识已进步了,国家、人事也在急剧地变化中。
坤卦,如地一般地服从着天道,顺从天之创始而化育万物。震卦,由卦形来看,是二阴之下有一阳,代表着有生气活动向上的作用。巽卦由卦形三来看,是一阴居於二阳之下,象征着有谦逊的意思,肯入於其他的在上位者之谦逊。坎卦卦形是,乃一阳陷於重阴之中,所以说是险、陷落的!离卦是一阴在重阳之中,所以有如附丽於上,依附在上面一般。兑卦,乃一阴在重阳之上,有如一阴在讨好二阳,或二阳在追求一阴,象征着喜悦的意思。
一、六爻起卦按静象起卦杯置长桌上,上兑下巽,得“泽风大过”卦,老男睡觉,上乾下艮,得“天山遁”卦。
孚即俘字,虏夺人口与财物。《需》,重举卦名也。天位,最尊贵之位,即王位。”《象传》此释乃以卦象及九五之爻象爻位为据。需之下卦为乾,乾为天。九五居上卦之中位,又在乾卦之上,象人处于王位,有正中之德。卦辞云“利涉大川”,言其顺利渡过,往而有功。”须训为待,实借为须。”此本书义、宜通用之证。”《旅象传》曰:“以旅与下,其义丧也。”皆以信释孚,是其证。
以季节来说是相当於春夏之间。艮卦代表东北方,象征着太阳又要升起之时,也就是黎明的时候,黑暗将要过去了,光明立刻来临,所以万物.在这个时侯又有重新开始的活动了!故而在艮卦是代表着可以使一切完成,使一切活动作成之意,以季节来说正是冬天与春天之交替时候,万物有苏醒之象,大地也有回春之迹。
以此占问小事则吉,以其不须他人辅助也;占问大事则凶,以其无他人辅助也。“屯其膏”旬与经意同。小贞,小事得其正。《象传》训屯为聚。
易家认为,爻的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排列万物贵贱的根据,以爻的排列表现出来。圣人的重大宝物叫作“地位”,它要用易德来守住。“位”是易理的重要概念,具体含义众说纷纭。在《易经》中六爻全部当位的卦只有“既济”。这也正是易德原理通过“几正几负”来揭示卦性的意义。
比如,六爻预测财以妻财爻为用神,即要看妻财爻的状态;六爻预测孩子,以子孙爻为用神,即要看子孙爻的状态等等。另外,六爻预测疾病、伤灾、自然灾害等不吉之事,都以官鬼为用神。六爻预测病能否好,灾何时消等,也以子孙爻为用神。在六爻预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卦象解读,这是在六爻预测中灵验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果出现了三个动爻,则要分别查出本卦和变卦的卦辞,解读时以本卦的卦辞为主,变卦的卦辞为辅。
固然这只是周易基本结构长期孕结下的诸多问题之一,但却是最切要的。上古的筮人或许从未遇到这种质疑,可是疑难本身并不因此消失,只会随着历史演进愈发深著。”按照今本易传理论推衍,那是因为读者未能掌握表述天道的语言形式是象征式的,非解析式的,以致不善读的人常泥于筌蹄。因为被表述者是无方所、形而上的道,若表述者是有一定指谓,缘诸确切有限经验的语言,必然将造成“言不尽意”的弊端。
作为文章写作主体的人,是《周易》所谓“三才”之一,是助天地生化不已的神圣事物。因此,《周易》认为,为文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此二句言“慎”。“君子以独立不惧。”两人都强调了“诚”乃为文者应有的基本修养和素质。”是为根据《易》理阐发为文者应有特操和胆识,而文如其人,也应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周易》对写作主体的诸项要求,突出强调了文者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坚持真理。
讼卦内水险而外刚健,象征一个人的想法相当危险,而又倔强求胜;对于自己的危险想法坚持到底,一意孤行。讼卦是祸中有福,福中有祸,福祸得失无常的一卦。官司、争吵、争议。放下坚持、退一步海阔天空,绝对是卜到讼卦的最佳对策。讼卦在六十四卦卦序中与需卦是上下相反的一对综卦,是继屯、蒙两卦而来。屯蒙为文明初始的启蒙阶段,之后到需卦为开始教民渔猎,而有饮食之道,演变至讼卦则是因饮食而有了纠纷与争执。
而《内业篇》就认为精气是宇宙的本源。因此,鬼神不过是阴阳两气混合的另一种形式,即“鬼神者,二气之良能”,意即鬼神只不过是阴阳两气显现的功能。这便是“相惊伯有”的典故。我们肉体的生理部分就叫作“魄”。这些字眼,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从孔子和他的后学的引申发挥,认为其实所谓“鬼神”,是一样事物两种不同的称呼。生前浑浑噩噩,死后做鬼依然浑浑噩噩,所以这些人就叫作“鬼\"。
得归妹卦,婚姻、合作等一类事情虽然可成,但是却不见得是件好事。少女嫁人,但不符合传统礼法。卜此爻,婚嫁之事可成,但出征则凶,无所利。归,女子嫁人称归,因为嫁人为女人的归宿。娣为陪嫁的少女,身份非常卑微。娣,音地,古代女子的妹妹作为陪嫁以共事一夫。嫁人当贱妾,但因行为不佳又被遣反,改为陪嫁。身为皇室,身份之高贵,不可言喻。上六,女承筐旡实,士刲羊旡血,旡攸利。此事无法有所利益。
虞翻认为,所谓“有为”,是代表国家的封侯,是国内之事;而所谓“有行”,是指行军,是国外战争攻伐之事。“而以言”,当中“以言”两字令人头痛。但是朱子认为“以言”两字,应该是上面所说的“以言者尚其辞”的“以言”。注意,“音”和“响”的意义是不同的。“无有远近幽深”,“无有”即是无论、不论。“遂知来物”,就是普遍地、完全地知道未来任何亊情发展的情况。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阳爻是一直両,所以“专一”。所谓“凝聚收敛”,就是将众多的亊物聚集混合成为一体。“是以广生焉”,就是根据这“静翕动辟”的特性,所以能够广泛地生出万物。两个解释结合就是说,因为本身具备“广”这种德性,就能够利用“广”这种德性广生出万物。“其动也辟”,是说动起来就展开了。“是以广生焉”,也就是“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作成物”的意思。
观卦上为风,下为地,风行地上,内顺服而外渐进,有风行草偃的卦象,表示君子以德感人;巽又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又有诰命天下之意。巽木在地上,则象征命令、告示于天下,法律施行的意思。只利于女子的贞静。对女孩而言,这样的行为与胸襟无伤大雅,所以卜此卦守贞守静就有利。女子、小人为吉,男子、君子为凶。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因此也应当要和九五之君一样自省,注意自己之言行。
“道义之门”,指这就是“道”和“义”产生出入的门户。“义”即是事情最适当的做法。如果没有“义”作为标准,礼”就是繁文褥节,是不合理、虚伪、荒谬的。诚是天德,懦家法诚,就须通过“致诚”,“致诚”就是人类努力以达致天之诚德。现在是从天道降落到人道的层次,不是回升到天道的层次。当你达成“仁义礼智”四德,自然就能“致诚”。要达成“仁义礼智”,最重要是有“诚”而“致诚”,否则都是虚伪、假的。
如果它是“恶”,它便逐渐令物件减少,直至没有,宇宙就不存在,那规律也不存在了。如果天地是“善”的,它的规律令到万物继续产生得愈来愈多,宇宙愈来愈繁盛。由于天地的本性一定是善性多于恶性,因此宇宙得以继续发展。形成万物的原因是阴性的收敛作用。上面“继之”是乾“元亨”的作用。因此,万物本身便是天地善性的显现。因此,儒家提倡仁和义,是违反人类的天性。
泰卦乃阳进阴退,《彖传》称其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故《杂卦传》称“否泰,反其类也”。《剥》卦《彖》曰:“剥,剥也。”又说:“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物不可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所谓“消息盈虚”,就卦象而言是指十二消息卦的循环过程,剥卦历经纯阴坤卦后,则阳反生于下,即为复卦。《序卦传》称剥卦之后为复卦,其含义与十二消息卦说正好吻合。
泽上有水,则有溢满的危险,所以当调节、节制,为适可而止之象节制,调节,适可而止。前有危险阻塞,让人无法前进。六四当位而以柔承阳,虽然四为多忧之位,但是能够安全节制,所以亨通。为节卦之主,其它爻都是被节制的对象,而此爻则是节制他人的主动者;他人有求于我,讨好于我,所以前往可以有功。上六处节卦的顶点,是最为节制的一爻,但是节制过犹不及,又乘九五之君,所以为凶。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而这个“生而又生”,则强调阴阳是变动不息的。只不过是暗中的、未曾成为明显的“法”就叫“象”,能够比较容易明白和掌握的“象”就叫作“法”。它比较具体,所以用“法”字,古人称之为大地生长万物的方法,再将它归纳、提升、简化,便变成坤的规律。掌握了“易”和“简”,就是掌握了乾坤之道。“生生之谓《易》”,就是说生之又生,不断变化,就叫“易”。
“物以群分”,其中“物\"是指大地上的万物。因此,“方”是和卦爻有关的。但《易经》认为阳应求阴,阴应求阳,“阴阳合德”,才大吉。阳遇阳或阴遇阴是不吉的,这叫作“敌应”。”朱熹把“方”、“物”解释为“事物”,这是不错的。说“物以群分”,从同群来看,则是合的;说“方以类聚
有人说“易”通“翼”,“易”就是飞鸟的双翼。有人说“易”通“蜴”,“易”就是像变色蜥蜴一样善变。其实,“易”的意思有三个。二是“不易”,即万物的“变易”,“易道”的规律,本身是永恒不变的。三是“简易”,易变的道理并不复杂,而是简易明白的。如万物的阴阳对立,乾坤的刚健柔顺等,将这一道理和规律运用于各个领域,就向人显示了“简易”、“易简”的存在。